(一)《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TTIP中的TBT和SPS问题。
被美国称为“高标准范本”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谈判中的TBT章节已于去年结束实质性谈判,其中包括5个方面:首先就是强调要以WTO/TBT协定为基础,其他分别是透明度、采用国际标准、全面互认和采用WTO/TBT委员会的“良好规制实践”(GRP)机制原则。而WTO/TBT委员会关于国际标准界定的讨论尚未结束,GRP机制原则虽拟于6月例会通过,但只是指导性文件。但在TPP里面国际标准界定是美国主导,GRP机制原则也有了约束性,这就是美方在TBT领域的超WTO高标准。
美国两洋战略的另一半《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谈判已经公布了TBT/SPS谈判方面的三个目标:1、透明度(包括规制实体案文及说明附件全面通报);2、相互参与对方标准起草(美欧公共私营机构的全面相互参与);3、可说明(提供规制的科学依据,影响分析和最终合理说明)。现在该谈判之所以陷入僵局就是因为美欧在国际标准界定、合格评定互认等方面的分歧很难弥合。但这已让我们看到了高标准的方向,一旦美欧达成共识,就很可能成为下一步世贸规则谈判的基础。
(二)APEC标准与规制合作。
自2011年APEC领导人声明将规制合作作为今后APEC五个重点工作领域以来,APEC开始积极推动标准与规制合作工作。今年的会议主要是讨论三个议题:电动车标准、医药审批规制合作和全球数据标准。
电动车标准会议由美国倡议发起,我方担任共提方(co-sponsor),工业和信息化部具体组织,中国汽车研究院、国家电网、比亚迪汽车公司参与。美、日、韩有关政府和企业派代表参加。会议基本内容为协调各国电动汽车标准并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制定。
医药审批规制合作涉及医药产品供应链质量管理和临床医药审批两个主题,主要由美国食药局(FDA)及有关协会主导。前一主题和全球数据标准会议内容相联,后一主题主要是各国规制部门良好实践交流。我食药总局组织官员、研究人员和医院代表参会。会议就各国临床医药审批的管理规定进行了比较充分的技术层交流。最后会议建议今后继续对该问题进行讨论。
全球数据标准会议由新西兰和中国香港发起,中国同美、加、澳、日等是共提方,会议由美国食药局及有关协会主导讨论,主要内容为协调国际物品编码(GS1)、各国海关HS编码以及其他规制机构编码,以便理顺生产、通关、物流、规制(如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等供应链各环节的标准,降低企业和公共监管成本。GS1和海关HS编码是两套体系,需要GS1组织和世界海关组织(WCO)在国际层面进行协调。一国之内不同规制机构之间也需要协调各自的编码标准。美国正在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进行协调。此次全球数据标准会议仅为技术性研讨,最后在小组讨论中,各成员的APEC贸易与投资委员会(CTI)与会代表均同意继续推动该项工作。